疫情影響不同,消費類影響更大但恢復彈性也更大。新冠疫情對于不同細分領域的Q2業績均構成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消費屬性更強的可擇期醫療,我們預計整體仍呈現逐步好轉趨勢,尤其是龍頭公司的經營情況明顯好于行業。且剛需往往只會延后而不會消失,預計下半年需求回補將帶來更高的恢復彈性。此外,零售藥店因基數效應和逆境反轉Q2環比將顯現提升態勢。
制造類公司受需求端影響較小,整體業績相對更穩健。部分賽道諸如醫療設備和CDMO等為2B類制造業,只要生產不受影響,需求端受影響較小,業績相對穩定。其中,預計H1業績增速超過20%的公司有:邁瑞醫療、大參林、海泰新光等;預計超過30%的有金域醫學、昭衍新藥、愛美客、康龍化成(non-IFRS);預計超過40%的有愛博醫療、新產業、泰格醫藥(扣非)等;預計業績增速超過50%的公司有:康泰生物、藥明康德(non-IFRS)、開立醫療等;預計翻倍以上高增長的有凱萊英、博騰股份、萬泰生物。(更多前瞻請參考附表1)。
下半年趨勢:疫情可控前提下,醫療需求強復蘇態勢延續。目前市場已基本一致預期Q2低谷、Q3修復的復蘇路徑,但是不同賽道市場預期強弱程度不一。從2020年疫情后的恢復情況來看,下半年恢復期彈性較大的板塊為醫美及醫療服務(醫院),其2020H2收入端環比增速分別達到了81%及92%。此外,消費類醫療以及可擇期手術類耗材,諸如眼科、口腔、電生理、TAVR等,在2020H2同樣展現出較強的恢復彈性。預計疫情可控前提下,下半年醫療需求強復蘇態勢將延續,特別是少數強剛需產品,不排除經銷商因Q2受物流瓶頸而在Q3補庫存,疊加暑期消費旺季,業績環比高增長可期。但疫情依舊是不確定的重要變量,仍需緊密跟蹤。
從“預期彈性”到“增長驗證”,醫藥的確定性具備橫向比較優勢。業績主線下,下半年的邏輯已發生變化,上半年主要是疫情后的復蘇“預期彈性”,而下半年則來到業績恢復的“驗證性”。在這一過程中,相比于其他行業,醫藥板塊在業績驗證的確定性上橫向比較優勢將更為突出。與此同時,考慮到2022上半年的低基數,則疫情可控前提下,2023年上半年同比高增長可期。
穩中求變,聚焦業績確定性和趨勢向上變化個股。下半年核心宏觀變量是疫情+政策,選股穩中求變:基于業績增持醫療設備(邁瑞醫療、海泰新光、澳華內鏡、開立醫療)、消費醫療(愛爾眼科、愛美客、萬泰生物),CDMO(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基于變化增持藥店(益豐藥房、老百姓、大參林)。
風險提示:疫情影響超預期。
本網站不是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臺,以上內容節選自國泰君安證券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完整版報告。如需了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本公司發布的完整報告。
本網站所載內容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轉載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權任何公眾媒體及其他機構網站刊載或者轉發本公司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