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為期兩天的“風從海上來,潮涌大灣區”——國泰君安證券前海分公司開業暨2022秋季策略會在深圳圓滿落幕。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各行業領域首席分析師圍繞新能源、總量、醫藥與食品飲料、大消費、硬科技、周期新材料等六大領域發表了最新研究觀點,本文帶來此次會上觀點的精彩回顧。
8月25日下午分會場一 新能源(電新 汽車 高端裝備 有色 化工)
吳曉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汽車首席分析師)
格局重塑時代,智能電動延續
短期看,H2新能源車產業鏈將進入銷量和業績的雙擊,從行業比較的維度看預期并沒有反應充分。從7月-12月,新能源車銷量將連續環比改善,而Q3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一定幅度下滑,整車和零部件業績有望加速增長;市場對新能源車的高景氣度有一定預期,但對部分其他板塊的景氣度下行預期并不充分,還會有資金切換到新能源車賽道。
中期維度,新能源車賽道在“量”和“質”兩個維度還有上修空間。對于新能源車行業市場逐步進行三個上修:一是對于新能源車短期滲透空間的上修,混動打開了10-20萬這個主力價格帶;二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份額的上修,從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市場對合資品牌的全面圍剿;三是中國新能源車產業鏈全球地位的上修,成為全球主要的制造中心。推薦“智能化+高景氣度新能源化+自主品牌”三條投資主線。
龐鈞文(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電新首席分析師)
光耀風起,“比特”爭鋒
光伏:行業增速由供給側瓶頸決定,聚焦后續產能緊俏價格有望超預期的環節,重點關注高純石英砂、電池片、POE與PVB、逆變器儲能等環節。
風電:行業增速超預期,有望扭轉行業價格長期下行趨勢,重點關注風機整機、緊俏零部件如葉片、進口替代軸承等環節。
電動車:比亞迪及特斯拉引領行業增長,重點關注整車龍頭、鋁箔龍頭等環節。
徐喬威(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高端裝備首席分析師)
新能源設備高景氣,自下而上尋找高成長
1、新能源設備維持高景氣度。(1)風電設備:預計全年裝機量仍維持在60GW,下半年有望迎來搶裝,部分零部件可能漲價。在風機大型化趨勢下,建議關注壁壘較高、價值量提升的賽道如海纜、軸承等賽道。(2)光伏設備:光伏行業作TO B生意,核心是降本增效。2022年會是各個技術路徑并行一年,預計TOPCon、HJT、IBC擴產分別為60、20、60GW。長期看好HJT技術路徑。(3)鋰電設備:國內新能源車銷量不斷創單月新高,儲能需求釋放有望進一步加速鋰電池產能擴產。2022-2024年全球鋰電池新建產能預計為439、880、1008GW。2、自下而上挖掘高成長標的。
于嘉懿(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
堅守新能源賽道,強化貴金屬右側投資機會
有色板塊Q3以來漲幅較前的環節,主要集中在金屬新材料(11.29%)、工業金屬(9.28%)以及貴金屬(6.65%),核心驅動在于新能源終端景氣度持續&未來加息的市場預判。在資產荒及新能源景氣確定性依舊的催化下,Q3或仍將延續金屬新材料、貴金屬的加速行情。
主要推薦包括黃金板塊、鋁深加工&金屬鋅:
(1)黃金板塊:隨著7月強加息&7月CPI數據的落地,年內加息空間或相對較少,呈現逐步加息遞減趨勢。越臨近Q4歐洲能源危機或再度催化貴金屬抗通脹屬性,黃金或逐步進入上升周期。
(2)鋁熱傳輸:隨著麒麟電池招標的逐步兌現,鋁熱傳輸或再度升溫,加工費&景氣度或超預期,板塊調整后,鋁熱傳輸仍為首選。
(3)鋅:關注歐洲能源危機對電解環節的成本刺激,或加速高成本產能進一步關停,激化鋅價。
段海峰(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基礎化工首席分析師)
周期觸底,成長進攻
周期與宏觀經濟關系緊密,當前國內弱需求的現實疊加出口動能減小的預期,導致多數大宗品期貨及現貨價格大跌,但考慮到“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鋰電光伏下半年裝機旺季等時點臨近,疊加個別品種供給趨于收縮,部分品種庫存及價格拐點已經出現,基本面或已觸底,靜待后續政策指引增強確定。成長方面,新材料成長性突出,尋找確定性,可以關注三類量增邏輯。第一類為國產替代下的企業銷量及全球份額的提升(如鋰電級導電炭黑、SBR、潤滑油添加劑、POE),第二類為技術變革下的個別新材料需求提升(如PAA、光伏電鍍銅材料、氣凝膠、鈉電正極材料等),第三類為高景氣賽道的需求高增長(如鋰電鏈:鋰電炭黑、汽車涂料、磷化工、鹽湖提鋰樹脂、PVDF、PVP、膜材料等;光伏鏈:工業硅、EVA、POE等)。
8月25日下午分會場二 總量(宏觀 策略 固收 非銀 金工 銀行)
董琦(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
新舊經濟分化持續,宏觀政策影響弱化
本輪疫后復蘇來到尾部,我們預計三季度GDP增速在3.3%附近,全年經濟增速在3.0%-3.5%之間,較6月全年4%的判斷有小幅下修,核心原因是疫情的持續擾動和“老經濟”的拖累。三四季度,新舊經濟的分化狀態會持續。以科技制造為代表的新經濟將維持高景氣,方向主要在數字化轉型、能源轉型和產業鏈升級三大領域。除此之外,經濟在四季度的復蘇空間主要集中在服務消費,修復節奏取決于疫情演化。
我們認為政策空間依然充足,財政上半年資金落地,以及歷史債務余額和提前批的使用將保證財政支出持續發力。貨幣政策角度,降息窗口延續,政策利率以及LPR利率都有一定的下調空間。但是,當前傳統財政與貨幣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力在邊際下降,經濟的變奏需要對防疫、地產等因素發生預期變化,這一點并非一蹴而就。
新舊分化導致信用結構改變,流動性被動充裕的環境會延續。潛在的風險點在于通脹抬升和出口回落。通脹除了豬周期之外,需要關注疫情之下核心CPI的變化,出口關注設備類外需的變化。整體而言,長端利率短多中空,維持區間震蕩,權益角度關注政策支持與中游成本改善雙重利好的科技制造領域,以及部分供需緊平衡的服務業。
方奕(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師)
指數區間震蕩,回調上車成長
大勢研判:高度不高但時間很長,后市以橫盤震蕩為主。地產風險事件的出現疊加全國疫情的反復,投資者對經濟預期上修與風險偏好回升的過程暫時中斷,盡管下半年宏觀政策還會比較積極,但基本處于預期以內。下一階段上證指數預計高度不高,但橫盤震蕩時間會很長,預計至少持續至三季度末,甚至四季度中。
投資風格:成長股漲價值股跌,回調上車選成長。投資者對經濟預期的差異拉大,舊經濟的放緩與新經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投資者對舊經濟的預期調降,對新經濟預期調升。第二,對待地產“停貸”事件、疫情反復、地緣政治等風險事件,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走向兩端,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賣出與經濟周期相關的價值股,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買入具有新發展勢能的科技成長股。
行業比較:投資機會主要集中在中等風險特征的股票,在成長中對應中低風險特征的科技制造類的股票,在消費中對應中高風險特征的消費品。在成長板塊,沿著新能源橫向尋找風險度相同的其他科技制造板塊。其中往物理學方向,主要是新能源、機械設備、通信、電子、國防軍工;往化學方向,主要是在化工、鋼鐵和有色中的新材料。在消費板塊投資機會主要在啤酒、化妝品、酒店服務。
主題投資:尋找具備“需求+”屬性的主題方向,推薦深度電動智能化/鈣鈦礦電池/快速補能/新材料/虛擬現實/國企改革。
覃漢(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
平衡債牛中的長期趨勢和短期節奏
自7月初以來的本輪利率下行波段節奏越來越快,在這種強下行環境下,如果沒有外力加持,做多力量會逐步消耗,故雖不至于立即止盈,也不應大幅追漲。
首先,對比2021年7月的經驗,本次MLF降息超預期程度也很大,但考慮到當前利率絕對水平較一年前低了很多,所以潛在的利率下行行情可能在15bp左右,目前新券還有1.25bp空間,次新券還有4bp空間。
其次,目前短期內的風險逐漸出現:一是隔夜利率開始緩慢上行,特別是在稅期結束后三天,隔夜利率上行略超預期,對中短端利率會形成一定壓制,但只要上行幅度和節奏可控,不會影響大局,市場還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牛平的邏輯;二是30年國債加速下行通常意味著行情尾聲加速趕頂階段,一旦周五招標結果不佳,可能會引發調整,但幅度預計可控;三是周五如果資金利率繼續緩慢上行,因為有周末兩天間隔,周五尾盤多頭沒有理由再去下注周一資金轉松而搶跑買債;四是5年期LPR下調正式落地前,部分機構可能出于對此擔憂而止盈一些倉位,等待落地后再找機會買回來,止盈力量也可能促使市場出現一定波動。
最后,短期內若出現調整,將反而帶來重新加倉的機會。從加倉券種的便利性和彈性角度分析,曲線牛平比牛陡可能性更大,故現階段更應關注10年和30年期限債券。
陳奧林(國泰君安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
量化決策體系崛起,投資策略極致化
財富管理轉型時代下,單一策略模式難以支撐不斷擴大的資金體量,科學、系統化投資框架的收益穩健優勢將逐漸凸顯,多資產多策略的架構是未來金融產品的主流形式。從底層策略來看,指數增強、高頻交易、主觀多頭、CTA、宏觀對沖、期權套利等各類策略在實戰端走向極致化,如何有效的評估策略賺錢能力,如何在投資組合層面提高配置效率,是下一階段的重中之重。
王政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新股首席分析師)
注冊制風雨兼程,打新市場再回顧
市場化發行階段,新股長期平均破發率維持在30%上下:短期港股及美股實施注冊制均有較長時間,注冊制下港股及美股的新股定價均由類似于詢價的模式決定,大致都遵循著“價高者得”的原則。在這一模式下,新股定價往往較為充分的反映樂觀投資者預期,因此上市首日破發長期存在。從歷史數據表現來看,無論是美股還是港股,首日破發率均在30%附近波動。
外部市場持續性行情將拉長新股波動周期:周期末端詢價新股首日表現往往與前期差異較大,震蕩行情下,新股首日漲幅的波動周期一般在1~2個月,如果遇到單邊上行或下行行情,周期則有可能被拉長。打新市場也體現出了一定的逆周期投資屬性,在新股表現低迷階段詢價的個股,尤其是該階段末期詢價的個股上市表現往往能獲得超越平均水平的收益。
劉欣琦(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
非銀板塊的三條主線
(1)注冊制下,私募股權業務受益;
(2)機構業務加速券商業績分化;
(3)看好23年保險行業的復蘇,預計板塊投資最好時間點在Q4,產品新規將推動23年年初保費的超預期。
張宇(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銀行首席分析師)
看多銀行股
行業層面:繼續看好銀行板塊的投資價值,基于:(1)當前銀行板塊動態估值僅0.5倍PB,處于歷史新低,悲觀預期已充分消化;(2)房地產紓困和政策放松的力度持續加大,風險正得到有效管控,對銀行板塊的壓制將邊際消退;(3)隨著地產風險緩釋和穩增長力度加碼,下半年宏觀經濟的潛在企穩復蘇仍值得期待。預計銀行板塊將延續以價換量,經濟正向期權仍在。
個股層面:繼續重點推薦“蘇浙成”地區優質小銀行,基于:(1)這些小銀行所處區域的經濟韌性強、信貸需求旺,不過分依賴宏觀經濟復蘇強度和地產風險緩釋前景;(2)得益于較強的區域經濟表現和市值管理訴求,預計優質小銀行業績的確定性、彈性和可持續性都更強。
8月26日上午 分會場一 醫藥 食品飲料
訾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食品飲料/化妝品首席分析師)
食品飲料:成本下降、彈性可期
從基本面看,白酒板塊持續分化,高端穩健,區域阿爾法凸顯,尤其是徽酒和蘇酒。1)高端保持平穩,經濟和疫情擾動有限,增長確定性強;2)次高端賽道仍在全國化擴張過程中,成長性突出,但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大;3)地產酒邊際復蘇,2022年區域龍頭增長中樞有望修復。從估值和預期角度看,高端白酒性價比凸顯;地產酒估值與預期均相對較低,疊加機制變化,后疫情時代邊際變化可期;次高端白酒需觀察終端恢復情況。
成本端壓力緩解,業績彈性可期。大眾品需求端復蘇周期拉長、復蘇斜率放緩,但成本壓力顯著改善。大眾品重點布局產品結構升級疊加成本下降標的。
化妝品:格局改善、龍頭勢起
行業平穩增長、格局優化,聚焦新平臺新品類。長期看,我國化妝品人均消費約為海外1/5,長期空間廣,參考日本經驗當下仍處于消費升級階段。嚴監管推動行業格局優化,質量安全提高進入門檻,優質代工廠優勢凸顯;功效宣稱評價要求使得功效類新品備案時間延長、費用增加,頭部品牌方有望受益。渠道方面,傳統電商平臺流量趨頂,抖音、快手等新興電商尚處紅利期,本土品牌快速反應形成先發優勢;品類方面,2021淘系卸妝、防曬、手部護理、潔面等增速居前,多品牌捕捉細分品類機會。
守正出奇,把握邊際改善?!笆卣保浩放贫祟A計分化趨勢仍將延續,以功效護膚為代表的紅利賽道,以及通過產品驅動踐行品牌升級,仍為國貨突圍方向?!俺銎妗保荷虾<一?、水羊股份等品牌公司目前處于渠道-產品-品牌變革的調整期,市場預期較低,部分公司在組織調整、新品牌孵化的嘗試上已有初步成效。同時,2021年上游代工因化妝品新規、原材料漲價等因素業績觸底,預計邊際改善有望帶來較大彈性。
丁丹(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醫藥首席分析師)
業績復蘇的確定性優勢凸顯
疫情影響業績預期和實際節奏,市場已一致預期Q2低谷、Q3復蘇,但不同賽道市場預期強弱程度不一,醫藥整體勝在強剛需領域復蘇期業績的確定性更高。
下半年預計政策落地環比提速、擴面,但對集采而言市場也有一定預期,具體影響為階段性。醫保政策鼓勵創新方向不變,但規則變得更加可預測,續約談判和北京DRG創新除外支付方向更加明確,結果待驗證。短期影響是政策預期邊際改善,中期影響是二級市場風險評價改變,估值錨有望重構。著眼2023年,繼續看好創新主線。
外資持有A股醫藥市值已回落至19Q4-20Q1水平,結構基本回落至標配,預計外資撤離影響邊際減弱;醫藥板塊絕對估值和溢價水平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大量個股的估值與業績增速的匹配度較年初以來顯著提高。
下半年核心宏觀變量是疫情+政策,選股穩中求變:基于業績持有醫療設備、消費醫療;基于變化增持藥店;龍頭創新企業已具備中長線價值,著眼23年布局創新藥龍頭。
8月26日上午 分會場二 大消費(輕工 家電 農業 旅游 紡服)
穆方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輕工首席分析師)
紓困預期起,成本下降盈利改善
家具板塊:地產紓困政策有利于竣工端,家具行業估值中樞存在修復空間。部分城市線下到店客流、安裝及交付環節隨著疫情好轉逐月改善,前期積壓訂單陸續轉化,下半年需求端有望弱復蘇。頭部企業的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有望逐步向龍頭集中。市場對地產存在紓困政策預期,保交樓是重要政策目的,預計房企在政策推動下將加快竣工,在此背景下家具行業估值中樞存在修復空間。
造紙包裝:成品紙終端需求仍在底部,成本存下降預期盈利將改善。年初國際木漿供給端擾動因素正逐漸緩解,供需雙弱格局下漿價有望回調歸于基本面。特種紙售價相對穩定,盈利能力與木漿價格強相關,若木漿價格下跌特種紙企業盈利將充分改善。頭部紙企處于產能擴張周期,有望呈現成長屬性。
消費輕工:受制于國內邊際消費意愿的減弱,消費輕工企業短期業績承壓。頭部企業在傳統業務穩健發展及新業務推進中,綜合競爭力有望持續提升。電動兩輪車受益于“新國標”過渡期截止,需求仍較景氣。具備技術優勢的公司逐步驗證其技術在新品類上復用的能力,利潤率向上存在提升動能。
劉越男(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社會服務&商貿零售首席分析師)
珠寶兼具安全與成長,酒店迎來資本化浪潮
黃金珠寶:金價上行、基本面數據向好、培育鉆石高景氣,三因素釋放共振:
(1)受避險情緒支撐,金價預期上行,利好加盟備貨及零售端黃金需求釋放;
(2)受益線下客流及消費穩步復蘇,6-7月同店快速修復至個雙位數正增長,預計婚慶需求集中釋放支撐H2增速優于21年同期,基本面數據持續向好;
(3)培育鉆石高景氣提振,上游積極擴產釋放疊加美國升級金剛石出口限制強化情緒,下游品牌加速布局零售端,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目前板塊估值對應22年僅10x出頭,安全邊際高;終端消費復蘇與加盟商回補備貨有望帶來估值業績雙升。
酒店住宿:開啟資本運作周期:
(1)7月盡管部分地區疫情反復,但酒店整體震蕩向上的恢復趨勢。
(2)22Q1出清比20Q3還劇烈,供需改善,連鎖化滲透率提升、集中度提高。
(3)重點關注疫情后五年內行業資本運作周期,格局和市值梯隊將巨變。歷次危機和疫情后行業開啟資本運作周期,2003/2008/2013皆如此;目前處于供需改善+地產巨變+資本運作三因素疊加的周期,龍頭酒店的資本運作將驅動行業非線性增長,市場將重新認知龍頭酒店的天花板空間;行業格局和市值秩序也將在這一時間段劇烈變化,關鍵資本運作窗口將實現市值重估。
免稅板塊:客流及利潤率雙改善,后續增量項目開業等正面催化較多利潤率有明顯回升,隨著疫情逐漸控制,韓免產品價格有望回升,預計常態化下中免的折扣率將在7.5-8折;預計??趪H免稅城、三亞海棠灣一期二號地商業開業將增加大量營業面積,且有望提升精品實力。
蔡雯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家電首席分析師)
能源革命與家電變革
看短期,能源危機之下的熱泵產業機會。歐洲能源危機日益嚴峻,炎夏將過,冬季采暖將成為核心需求痛點。為應對天然氣、電力緊張及高昂能源價格,熱泵將成為最佳解決方案。在此之下,布局熱泵整機組和零部件的企業短期或將受益。
看中期,能源變革之下的家電零部件企業轉型機會。家庭熱泵、新能源車熱管理與空調技術同源、產業鏈高度重合,為白電龍頭與關鍵零部件企業帶來巨大增量機會。白電零部件企業由于具有技術、制造與成本優勢,與其他領域傳統零部件供應商相比更具優勢。
看長期,家庭能源管理推動智能家居加入滲透。以2014年谷歌收購Nest為例,其目的旨在為家庭提供一個減少能源消費的恒溫器。在當前能源管理更加迫切的背景之下,智能家居的滲透有助于協助家庭在無人狀態下調節能源使用量從而進行節能。在此基礎上,各類家居互聯的協議能進一步被推動,從而推動智能家居進一步滲透。
鐘凱鋒(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
關注中期,持續推薦養殖產業鏈
生豬養殖:豬周期反轉,低估值價值回歸是貫穿全年的線索,二者方向皆向上,反轉為催化,低估值為根本邏輯,明確看多下一季度觀點不變,豬價將會超預期上漲至歷史次高位置,帶動反轉預期不斷提升,6到9月份就是核心超預期階段。目前行情進入第三階段:豬價自證反轉階段,我們認為,豬價將重新步入上漲通道,目前供給端的邏輯繼續有效,需求的困境反轉正在緩步到來,重啟中樞上移的通道。
動保:風口再起,布局底部。(1)后周期屬性凸顯:下游豬價拐點已經到來,養戶預期下半年能夠盈利,目前是從不打疫苗到打疫苗轉變的節點;(2)新增苗種,持續催化:非瘟疫苗經過三年多的研發,目前亞單位疫苗預期最快在2023年上半年商業化,市場有望擴容;具有高研發力、強產品力、優營銷服務的公司充分受益。
張愛寧(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紡織服裝首席分析師)
制造把握龍頭,品牌修復可期
制造端:因擔憂外需風險持續走弱,頭部公司深度調整后投資價值凸顯。外需面臨高通脹壓力,國內大部分紡織制造工廠當前接單情況不佳,行業開機率較低,預計未來1個季度的訂單或將持續承壓,服裝出口面臨下行壓力。但根據海外運動公司的最新財報情況,大多維持對最新財年的收入指引,因此我們認為海外訂單或存在短期走弱風險,但無需過度悲觀。同時即便出現階段性訂單推遲或取消,預計主要影響中小型工廠,頭部工廠訂單的調整幅度將相對有限。由于擔憂外需風險,近期紡織制造類標的調整較多,站在長期角度,我們認為部分優質制造標的當前性價比凸顯。
品牌端:終端零售逐步復蘇,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修復。自疫情解封后服裝消費有所復蘇,6月服裝零售恢復正增長,7月增速小幅放緩,盡管恢復較為緩慢,但復蘇趨勢無虞,疊加2021年8月起服裝零售基數較低,我們預計后續服裝零售數據有望持續向好,品牌服飾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修復。
8月26日下午分會場一 硬科技(半導體 軍工 計算機 通訊 傳媒 環保)
李沐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計算機首席分析師)
信創基本面拐點將至,長期成長可期
從短期基本面來看,信創板塊將在今年四季度迎來業績拐點。信創板塊下游客戶以大型政企為主,但由于疫情的沖擊,今年直到四季度IT采購需求才將迎來集中釋放;且由于今年上半年低基數,2023年上半年信創板塊業績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我們認為從今年四季度開始信創板塊將迎來至少三個季度的業績高增期,推動估值修復。
從長期成長邏輯來看,信創板塊將開啟一輪至少五年的黃金增長期。黨政信創將從今年下半年進入常態化采購的新發展階段,信創替換逐步從地市級政府向區縣級政府下沉,并從電子公文系統向電子政務系統深入,在未來五年基本完成存量基礎軟硬件的信創替換。金融、電信等重要行業央國企的信創將從辦公系統逐漸向一般業務系統及核心業務系統深入,未來五年替換比例快速提高。我們預計信創PC年出貨量會從2021年的約300萬臺提高到2027年的1000萬臺,信創服務器的年出貨量會從2021年的約20萬臺提高到2027年的120萬臺,整個板塊將迎來持續快速發展。
陳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傳媒首席分析師)
下一代網絡技術或帶動行業步入新周期
互聯網流量穩中有升,反壟斷及個人信息保護大勢所趨。2021年我國網民規模突破10億人,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約為27小時。從流量結構來看,短視頻類應用強勢崛起,用戶規模近9億人,日均使用時長超過100分鐘。在中國互聯網不斷升級的過程中,誕生了諸多細分領域巨頭,反壟斷及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必不可少?!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修正草案)》明確經營者不得濫用數據和算法、技術、資本優勢以及平臺規則等排除、限制競爭;《數據安全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為用戶隱私安全保駕護航。
元宇宙大幕拉開,線下文體蓄勢待發。隨著騰訊、字節跳動、Facebook(Meta)、NVIDIA等科技巨頭發力構建新一代網絡技術,元宇宙已近在眼前。通過復盤移動互聯網發展歷程,我們認為元宇宙或由VR/AR終端開啟,由虛擬文娛應用推向繁榮,在這個過程的初期,隨著硬件設備普及,以虛擬人物、VR游戲為代表的內容或將成為元宇宙的先導。
投資策略:在新一代網絡技術或加速臨近及Z世代成為重要消費群體的背景下,我們建議關注以下投資主線:(1)元宇宙有望成為基于下一代網絡技術搭建的全新生態,在產業鏈具備技術、運營和IP方面具備先發優勢的公司或直接受益;(2)線下文娛有望逐步迎來復蘇,電影內容等線下可選娛樂消費形態或迎來加速發展期。
王彥龍(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通信首席分析師)
通信為新能源和智能汽車賦能
通信為千行百業變革進行賦能,當下看好新能源拓展及智能汽車變革領域。新能源方面,看好海上風電的海纜機會,一是從國家頂層設計到“十四五”各省規劃,及招采標節奏看,景氣度確定且有抬高趨勢;二是海纜環節有三個極強的核心壁壘,頭部企業的優勢愈發明顯;三是海風向大容量、以及深海延展,更高壓海纜的比例抬升帶動“價”的提升,以及深海的規劃和建設會帶動“量”的增長。新能源車看好激光雷達和控制器機會。激光雷達看好光模塊/器件公司切入的第二曲線機會。一是因為光模塊和激光雷達技術原理和產品形態非常類似;二是這些企業相比傳統電子制造廠有供應鏈規模、制造降本、性能優化等眾多優勢,必然在未來產業鏈中占據核心地位??春脙煞N模式機會,一是供應核心器件(種子源、激光器、無源器件)的企業;二是提供部分或者整機代工,為整機廠降本助力的企業。同時,我們看好汽車控制器的國內滲透機會,目前汽車控制器國內廠商從“0-1”開始向“1-N”切入。一是國內企業在家電、電動、工業等領域積累了極好的技術、口碑、交付能力;二是國內形成了龐大的供應鏈集群,為汽車控制器企業降本、交付提供便利;三是這幾年新能源車控制器架構及功能有新的變化,給了國內控制器廠商切入的機會。
王聰(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電子首席分析師)
汽車與XR,下一個十年
消費電子:VR/AR/MR核心技術持續優化,蘋果、Meta、谷歌等巨頭加速推進,未來有望迎來爆發。國內企業在核心零部件、整機組裝等方面積極布局,未來將深度受益。
半導體:汽車智能化加速,國產替代步入新篇章。半導體經過一輪景氣上行周期,新增晶圓代工產能陸續釋放,預計2022年供給端產能相對充裕。展望2022年,汽車從電動化布局轉向智能化的差異競爭,汽車智能化迎來加速推廣,看好汽車電子需求端快速成長。此外,在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半導體國產化步入新篇章,看好半導體設備、材料和模擬板塊的國產化突破加速。
PCB:目前PCB企業成本壓力進一步向下游轉嫁且上游原材料價格逐步企穩,預計企業盈利有望逐步回升。同時汽車、服務器、XR、MiniLED四大領域爆發打開PCB空間并加速產業結構升級,國內廠商深度布局未來充分受益。
LED:小間距直顯需求從戶外大屏逐步轉向影院、商業顯示、會議室等領域,需求有望持續增長;Mini LED等新型顯示在行業龍頭產品的帶動下,有望在筆記本、VR等領域滲透率提升。
風險提示:汽車缺芯加??;上游原材料價格劇烈波動;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
徐強(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環保首席分析師)
推薦環保泛新能源&負向碳稅邏輯
環保行業經歷了五年“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螺旋通縮周期之后,優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修復初步完成,估值修復條件已具備。首推第二成長曲線邏輯清晰的泛新能源標的:現金流充沛的垃圾焚燒龍頭,憑借自身新能源運營商的產業優勢向上下游拓展,布局從上游資源開采到下游儲能應用的新業務。其次推薦具備向歐盟輸出負向碳稅的再生資源板塊,再生油、再生PET均存在“量增價漲”的雙擊邏輯。
第一,推薦第二成長曲線邏輯清晰泛新能源龍頭、經營穩健的國企龍頭。
第二,推薦向歐盟輸出負向碳稅的再生資源板塊:再生油、再生塑料、再生金屬。
8月26日下午 分會場二 周期新材料(建筑 建材 煤炭 鋼鐵 交運 石化)
鮑雁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建材首席分析師)
砥礪前行,機會在"優等生
停貸的事件讓市場情緒悲觀到冰點,但當下我們認為或孕育著機會。
從地產銷售高頻數據上看,重點10個城市中二手房四周滾動同比數據轉正且進一步上行,表明需求本身呈現回暖趨勢。
停貸是爛尾之后的發酵,而爛尾對產業鏈實際發貨影響在半年前需求端體現了,所以建材的高頻數據其實已筑底,而保交付將形成建材的實質需求利好;水泥、螺紋和玻璃的價格以及高頻發貨數據,從六月底到7月底一直是環比改善的,基建下半年形成實物工作量對產業鏈的拉動作用更強,但地產也并沒有出現進一步的惡化;從季度情況和月度高頻來看,Q3受益大宗品價格回落中游盈利空間有望改善。
接下來的節奏,是基建投資的進一步上行,而市場預期差最大的可能還是地產鏈,竣工交付加速的方向不會改;竣工迎來有持續性的上行周期,對產業鏈帶來強有力的拉動。
消費建材仍為建材板塊未來一年的β所在,而布局真正在現在環境中也表現出經營韌性的真正的龍頭,砥礪前行的“優等生”。
李鵬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鋼鐵首席分析師)
看好特鋼新材料,鋼鐵有望否極泰來
長期看好特鋼與新材料方向:(1)低成本、強管理、高分紅低估值普鋼龍頭;(2)受益制造業升級與進口替代,細分領域特鋼龍頭品牌優勢、定價權等競爭優勢明顯,業績將穩健增長;(3)看好具有成長性的資源品與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龍頭公司。
在“穩增長”政策背景下,交易復蘇邏輯成為行情主線,鋼鐵作為早周期行業,有望充分受益。隨著疫情好轉,被壓制的需求有望加速回補,鋼鐵板塊有望否極泰來。
韓其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建筑首席分析師)
首推新基建光伏BIPV/儲能/智能電網等七方向,老基建三方向地產鏈七方向
新基建推薦新能源電力、BIPV鋼結構、綠色交通新能源車、車路協同、雙碳節能、園林碳匯、文娛元宇宙七個方向。
老基建推薦央企、地方、設計三個方向。地產推薦開發、設計、新開工鋁膜、設備租賃、施工評估、裝配式、裝飾七個方向。
翟堃(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煤炭首席分析師)
結構壓力仍存,價值顯著低估
板塊調整的三個因素已經結束。(1)美聯儲加息最密集時期已過,全球宏觀交易衰退壓力最大時候已經結束;(2)煤價限制政策基本出完,行業維持穩健發展;(3)地產至暗時刻已過,密集政策助推筑底。
煤炭市場結構性壓力依然存在。(1)歐洲正式停止俄羅斯煤炭進口,全球能源緊張持續,價格倒掛將持續抑制國內煤炭進口,沿海煤炭供給持續下降;(2)鐵路運力難以快速釋放,煤炭運輸依然存在瓶頸;(3)保供高壓下,煤炭供給穩定性和質量相對偏弱。
煤炭板塊具備長期提估值空間。(1)新煤礦批復規模大幅下降,行業缺乏中長期持續有效產能增量;(2)能源轉型過程漫長,能源安全仍在首位,煤炭長期需求不可或缺;(3)企業資產負債表質量持續改善,盈利釋放意愿增強,分紅率仍有提升空間,高股息可持續。
風險提示:國內經濟穩增長力度低于預期;全球經濟實質下行;供給超預期釋放。
孫羲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石化首席分析師)
新老能源切換下的機遇與挑戰
新能源快速發展,但傳統能源仍需投資。長期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成為全球的重點投資方向。能源公司提前轉型,我們看到對傳統能源的投資意愿已經下降,且趨勢難改。但傳統能源仍需要新增投資,出現供需錯配窗口,供給提前于需求見頂的可能性加大。同時近年來極端天氣成為不確定因素,放大化石能源需求的波動性。極端天氣發生概率和頻次的增加,使能源使用場景的穩定性要求提升。同時也放大了化石能源需求的波動性。
我們認為原油價格中樞長期好于市場預期,市場或過度定價衰退影響。與市場觀點不同,我們認為EIA數據并不能說明需求已經進入衰退期。市場關注成品油裂解價差以及EIA汽油需求的下滑來定義經濟衰退已經對原油需求產生了實質影響。但結合我們觀察到的第三方數據以及道路交通出行指數,與市場觀點不同,我們認為EIA的成品油需求或已產生較大誤差不能反映行業真實情況。我們認為遠期復制2008-2009年全球嚴重經濟危機并不是主流情景假設,我們認為當下大宗商品市場的恐慌情緒與2012年相比有類似可參考之處。我們認為能源短缺現狀未有改變,對長期價格并不悲觀。
碳達峰碳中和對石化企業提出更高要求。碳達峰碳中和將引導低效產能退出,對石化企業的節能減碳提出更高要求。預計龍頭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同時石化企業布局新材料及降本增效應對行業挑戰。產業鏈一體化或者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將更具抗風險能力。
岳鑫(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交運首席分析師)
至暗時刻已過,布局確定復蘇
全球疫情影響逐步減弱,過去兩年對全球交運行業正面或負面的“需求意外”擾動正在逐步衰減,地緣政治等或將引發新的“需求意外”。建議把握疫后復蘇與盈利修復兩條主線,關注航空、油運、快遞逆向時機。
(1)疫后復蘇——航空:春寒作底,逆向布局確定復蘇
我們自2021年8月逆向推薦航空,2022年建議關注逆向時機。至暗時刻已過,短期經營承壓,環比減虧確定。預計年內國際增班可期,國際放開有待政策變化。未來兩年復蘇趨勢確定,且是極少數長邏輯將超預期的周期股。
(2)疫后復蘇——油運:未來確定供需改善,建議關注時機
2021年底我們年度策略看好油運底部布局時機,未來兩年確定供需修復。需求端,全球原油消費恢復增長,衰退影響有限,油運需求迎來滯后加速復蘇。供給端,未來兩年環保政策將加速運力出清。疊加對俄制裁或將引發的“需求意外”,而加速行業復蘇,建議作為期權進行把握,關注時機。
(3)業績增長——快遞:盈利修復確定,業績高增可期
我們自2021年8月底建議增持快遞,2022年行業競爭階段性趨緩,建議把握板塊性盈利確定修復機會。短期疫情與油價不改盈利修復趨勢,近期快遞市場逐步恢復有望催化樂觀預期。
謝皓宇(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地產首席分析師)
信用新格局
(1)地產帶動信貸擴張的時代結束,進入低信用階段,和2005年和2015年類比,都將出現M2增速和社融增速倒掛,但不同的是,由于經濟轉型的必要性,地產信用收縮將帶來長期社融低速增長,并維持低利率環境,直接融資時代到來。
(2)地產母體信用仍然面臨資產負債久期不匹配問題,央國企是未來的信用主體。房企資產變現周期顯著長于負債到期周期,期限錯配帶來的信用風險仍然較大,能夠維持信用的主體僅為央國企和少數民企。
(3)資產變現壓力導致潛在供需仍然是供過于求,在信用收縮下,保證實物擴張??s表并非單方面的減少拿地,也需要實物交付,考慮到房企在手高土儲,后續仍然面臨供給大于需求的壓力,對實物有支撐。
本網站不是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臺,以上內容節選自國泰君安證券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完整版報告。如需了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本公司發布的完整報告。
本網站所載內容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此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轉載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權任何公眾媒體及其他機構網站刊載或者轉發本公司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證券研究報告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并謹慎決策。